时间:2022-09-07 19:44:10 | 浏览:4631
疫情,是近几年全球的关键词,它的肆虐,直接颠覆了生活。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的论调,霸屏各个社交平台。 很多人留言说:“好想回到疫情前的平凡日子。”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2022年3月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疫情反弹,涉及上海、深圳、吉林等地。
一季度,上海、广东两大经济重镇经济GDP增速分别下滑至3.1%和3.3%,吉林更是同比下降7.9%,是唯一负增长的省份,疫情的影响,可见一斑。
这波突然席卷的疫情,给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再度蒙上阴影。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上海的疫情在6月得到有效缓解,顺利解封。全国各地,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都实现社会复工复产,让经济态势再次趋于稳定。
但不可忽略的是,在严格的疫情防控之下,各行各业都遭受了巨大冲击后,经济发展的寒冬期悄然而至。而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板块,更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冲击,楼市无力,断臂求生是常态
疫情冲击下,直接导致收入缩水,消费欲望被大幅抑制,更别提购房此类大宗消费。无数购房者对市场信心不足,使楼市陷入止步不前的泥塘。
2022年5月,据统计,全国14个热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约为5.6万套,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35%,楼市依旧笼罩在寒冬中。
在如此的市场现状中,不少开发商都选择了大幅降价,希望以价换量,仅2022年前五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售价下跌10%,但销量却未有太多反弹。“卖不动”几乎已成全国地产的现状。
在全国地产都艰难度日的情况下,却也有少数地方依旧“顽强”,虽也受到一定影响,但成交量持续稳定,并且整个城市,也在悄然进行蜕变。它就是云南西双版纳,一座独具魅力且发展稳定的城市。
常住人口逐年递增,强大吸引力助推楼市稳定
在疫情期间,各种困难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及快速增长,但突如其来疫情的也成为了检验城市抗击风险价值的试金石。
西双版纳凭借稀有的生态资源,瑰丽的城市风貌,宜居的康养环境,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来宾将其作为“第二故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常住人口为130万人次,依旧保持逐年递增,且净流入人口数量16.74万人,高居云南省全省第2。
城市常住人口保持递增,即便疫情时代,得天独厚的西双版纳也充分彰显着对全国人士的吸引力。
由此也助推着西双版纳楼市,在疫情三年之中,总成交量不降反升。2020年疫情爆发后,由于停止跨省游的政策,云南旅游业经历了短暂的“寒冬”,但在疫情解封后,人们压抑许久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便都体现在了西双版纳得楼市上。从官方备案数据来看,2021年,西双版纳楼市“量涨价稳”,市场成交206万㎡,成交金额158亿,同比增长14%,势头甚至超过2018年西双版纳“购房热”,实现了报复性的增长。
由此可见,在后疫情时代,有绝佳生态与绝美风情的西双版纳,俨然是全国人民心中“向往的生活”!
疫情终会过去,在焕新的生命力之下,西双版纳也藏着惊人的爆发力,孕育着无限的新机会。西双版纳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少有的全年候、全龄化康养旅游目的地。因此在疫情过后依然吸引着庞大的人流量,和1-5月份相比,西双版纳机场、高铁站如今游人如织,各类大巴车和导游络绎不绝。而楼市的稳定成交,房价渐涨,同样彰显着西双版纳勃勃的生命力正在复苏。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生态的生活,西双版纳凭借着常年无冬的好气候,成为了最受眷顾的宜居之地。
中老铁路助力版纳产业升级,撬动东盟经济版图
随着时代发展,如果还以为西双版纳只有生态环境一张名片,那可真是低估了这壮丽傣境。
受到国运垂青的西双版纳,未来的城市价值,才是这片土地无可复制的“王炸”!
众多远见者的涌入,正是因为窥见了下一个时代风口——中老铁路(泛亚高铁)的贯通!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西双版纳不通铁路的历史。作为这条经济大动脉上的重要一站,西双版纳搭乘这趟“快车”,其面向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中心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通车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个多小时,而景洪到老挝万象仅需4h,景洪到曼谷只需10h,实现朝发夕至、当日通达。
一个背靠14亿,面向17亿双向人口大红利支持的31亿人口聚光灯区域就此形成。
截止7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7个月以来,昆明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781对1562列,货运总量达78.49万吨,货值达77.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货物已涵盖农产品、机电产品、矿产品等2000余种商品。“半岁”的中老铁路为西双版纳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在中老铁路的加持下,未来的西双版纳将内联外通、活力进发,高效发展旅游产业。相信西双版纳也将随着中老铁路的通车,将产业站位从全国旅游目的地,向更高阶的泛亚旅游汇集地转变,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前沿窗口、璀璨明珠。
此外,搭载着中老铁路这列“快车”,“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制造业供应链升级”等更广阔的产业赛道,正在紧随时代机遇,垂青着这座城市。
RCEP正式落定,西双版纳口岸城市价值越发凸显
西双版纳的运势远不止中老铁路!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 ,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非东盟4国。全球最大自贸区就此成立。
这也意味着,西双版纳未来将会成为RCEP中,中国衔接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口岸,这是自“中老”铁路开通之后,西双版纳的又一个城市发展重要契机。
RCEP之中,西双版纳便不仅仅是一个铁路途经城市,还是一个跨国贸易的口岸城市,更是连接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核心主线口岸城市。将承担更多的中转与枢纽任务,连通内外,逐渐建成一个国际感十足的口岸都市。
国门封面,雨林做序
在西双版纳因国运垂青蓬勃发展的同时,央企华侨城以过人的眼界看到了城市的机遇。
站在时代风口的西双版纳,正缺少一个底蕴雄厚,经验丰富的“操盘手”,为城市产业升级,接驳国际掌舵。
在成堆炒作城市气候、旅居概念的项目中,“欢乐雨林”项目将从产业运营出发,推动版纳旅游产业升级迭代;并在时代大势的驱动下,在未来新的产业赛道里,为西双版纳这座城市赋能,建设好国门形象,革新西双版纳价值。
项目依托华侨城自身强大的全产业运营能力,将会在西双版纳国门处打造一个集合集合版纳首个泛亚高端品牌群落、泛亚高端文化展会交流区、泛亚国际商贸产业业态等国际范综合体。
一改西双版纳只有雨林生态的形象,将国际都市感复刻在国门处!
走出西双版纳高铁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将是一个充满都市感、国际化的泛亚TOD综合体,泛亚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流域产业都将在这生根发芽。
未来的西双版纳,将在华侨城的加持下,一改仅是旅游城市的固化标签,伴随中老铁路的持续组网,成为一条串联东南亚各国,接驳RCEP自贸区通路的黄金产业线。
西双版纳华侨城欢乐雨林
打开世界对西双版纳的第二次发现!
敬请期待!
西双版纳,属于云南省的自治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城市,这里环境秀美、气候适宜,有平时见不到的大象,有神奇的热带雨林还有热情的当地云南人民。西双版纳每一年所接待的游客众多,这里的景点也很多,所以游客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怎样的景点。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国境线长966千米。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
在奔涌的时光洪流中,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给云岭大地壮阔的发展征程中留下了生动的注脚,让我们从中读懂云南乃至中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密码。编者按地标,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个性、气质和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这个地方发展的象征、文化的载体。
一、历史沿革“西双版纳”是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是古代越人的一支。南北时期,西双版纳一代的12个傣族部落“泐西双邦”,奉
云南省地图中国地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篇)别名“勐巴拉娜西”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称“版纳”、“西双版纳”或“西双版纳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与普洱市相连,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公里。
西双版纳发布 每年10月中下旬全国各地天气逐渐转冷不少老年人陆续开启避寒养老的“年度大迁徙”待次年3月天气回暖后再各自飞回家乡因此也被称为“候鸟老人”凭借宜人的暖冬气候和康养旅居资源优势,西双版纳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居过冬,成为候鸟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决定在景洪市城区对全体居民(含本地常住人口、流动人员、外籍人员等)开展全员免费核酸检测。请广大居民按照社区网格通知分时有序到指定地点开展核酸检测,
记者刚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新闻办获悉,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今天决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切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聚集性群体文化活动的传播途径,即日起,暂停辖区内文化旅游企业经营活动。
之前也去过很多地方玩,但从没有哪次特别想回来写个攻略出来。因为感觉西双版纳其实是个很好的地方,但是真心是有很多坑的,自己也踩了雷,所以特别希望回来把我的经验都写一下,分享给每一个想去的人,提供一个参考,都能有个美丽的旅程。以下分几个方面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辛苦一辈子的离退休老年人,他们开始有大把的时间和愿望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寻一处心仪之地,要么旅居养老、要么定居下来。近些年,西双版纳就成为旅居养老人群的热门目的地,但是许多人根据固有的观。